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时报》刊发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山东力量

6月7日,《学习时报》头版刊发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的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山东力量》。
文章全文如下: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山东力量

山东省委书记 林武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必须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必须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转化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山东力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多次亲临考察、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要求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这一重要指示要求,赋予山东“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科学标注了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新方位、新使命、新担当,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
作为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必要也有条件展现大省担当。最根本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必须把“走在前、开新局”作为全局性定位,以全局的视角审视山东发展,在全国大局中超前谋划、高点定位,纵深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必须把“走在前、开新局”作为全方位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系统发力,推动山东现代化强省全面起势、全面突破。必须把“走在前、开新局”作为全过程引领,既立足当前、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又着眼长远、完成强省建设既定目标,让中国式现代化在齐鲁大地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2022年8月,国家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是山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重要牵引、重要平台。我们将坚定不移扛起这一重任,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全面创新先行区、协调发展引领区、生态保护样板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共同富裕新范例、安全和谐示范区。力争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必须统筹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既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又要抓住重点、把握关键,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开展。
着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必须全力稳大盘挑大梁,努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坚持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持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等领域投入,健全要素保障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深入挖掘消费潜能。充分发挥山东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过亿”优势,围绕“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加高品质产品供给,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促进外贸固稳提质。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一带一路”、RCEP成员国、中东等新兴市场。持续提升山东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开放水平,用好开发区、综保区等平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求山东“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我们一定深入学习贯彻这一要求,强化科技战略支撑,争当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突出抓好高能级平台建设,全力支持崂山实验室建设,积极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争取更多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布局。突出抓好“卡脖子”技术攻关,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部署一批重大攻关项目,在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加快突破、实现替代。突出抓好创新企业培育,构建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发展壮大的全周期培育体系,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倍增。突出抓好创新人才引育,深入实施泰山、齐鲁人才工程,启动战略科学家跃升计划,遴选支持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青年科技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山东是传统工业大省,必须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投入为主,向要素投入和技术创新共同驱动转变。更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两个转型”。加快“产业转型”,推动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烟台—青岛基地和东营、菏泽集群”石化产业发展格局,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快“数字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大力度抓好先进制造业。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深化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更大力度培育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在发展整车基础上,提速发展配套零部件产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新能源经济,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更大力度发展数字经济。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以数字变革引领全面转型。
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是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彰显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鲜明态度。对山东来说,必须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着力推动思想观念“四破四立”。坚决打破“官本位”“冷眼病”“乱指挥”“旧惯例”,树立“服务企业是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国企民企都是自己人”“服务企业贵在无事不扰,支持企业就要有求必应”“法无禁止皆可为,民营企业就要放手干”的理念。着力强化政策举措“十项机制”。建立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惠企政策落实、诚信政府建设、公平市场竞争、全链条融资支持、涉企执法服务规范、要素保障、政企常态化沟通、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企业家荣誉激励等机制,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着力落实企业发展“八抓举措”。引导民营企业苦练内功,抓创新、强根本动力,抓转型、促价值提升,抓降碳、促集约节约,抓智造、强数字赋能,抓市场、促空间拓展,抓管理、强制度保障,抓人才、筑发展根基,抓安全、守发展底线,努力打造一流企业。
深入落实“双碳”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山东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实现“双碳”目标压力很大,必须把牢方向、坚定推进。一手抓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工业、能源等碳达峰十大工程,“一业一策”有序达峰。深入推进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建设“近零碳”示范工程和碳达峰试点园区。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着力提高产品、工序能效和能源利用率,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能效尽快达到全国先进或国际水平。统筹污染防治和生态改善,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建设美丽山东。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要求我们“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充分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山东城乡区域发展相对均衡,在促进共同富裕上有基础、有优势,必须主动作为,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分好“蛋糕”,促进收入水平更高、公共服务更好、社保兜底更牢。更加注重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坚持区域协同、城乡融合、陆海联动,推进胶东半岛、沿黄、鲁南三大城市片区建设,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更加注重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统一,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高水平建设文化体验廊道、文化传承发展片区,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必须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六个方面重大关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战略和战术相贯通、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干,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金钥匙”,必须用心领悟、用心实践。
把实事求是作为第一准则。山东各市发展基础和优势不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工作侧重点也不一样。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的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既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又联系山东实际大胆探索,努力创造更多经验做法。
把统筹兼顾作为基本方法。山东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提高效率与保障公平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面临很多未知领域。必须从山东实际出发,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十大创新”行动。把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山东开放发展新空间。
把安全发展作为工作底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一帆风顺,各种风险挑战难以避免。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激发活力与维护秩序有机结合起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守好粮食、能源、金融、安全生产等底线,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山东各项工作全过程各领域,确保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
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必须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汲取真理力量,筑牢政治忠诚,统一思想意志,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着力打造过硬干部队伍。着眼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深入实施年轻干部“789”工程,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提高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本领。通过“四进”攻坚、挂职交流等方式,让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着力凝聚团结奋斗合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共享成果的现代化。必须创新激励机制,以现代化强省建设目标团结凝聚各方力量,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党群同心、同舟共济,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我们一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山东力量、展现山东担当。


为您推荐
来源:学习时报编辑:许芳   校对:和志翔编审:刘贤慧
一起点赞  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